“大国工匠”终于评上正高了,七获省部级科技奖,曾因评职称遇阻受关注。“记者同志,我评上正高了。”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一汽集团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技术工人鹿新弟第一时间给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打来电话,开心地告诉记者,近日,他与一汽集团其他4名技能领军人才共同被评为正高级工程师。
鹿新弟评上了正高职称,其结果足以令人欣慰,这是作为“大国工匠”的他理应收获和得到的。不过,我们仍要回头看他为评正高职称,一路走来何其艰辛?这中间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谁又知道他会不会如此一帆风顺很快被评上正高职称呢?
7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6次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3项国家专利、100余项国家、省、市技术创新奖……按理说,拥有如此丰厚奖项的他,评正高职称稳稳当当,谁知“大国工匠”鹿新弟在已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却迟迟评不上高级职称,就是因为单位一个“同意”的章成为最大“拦路虎”,将他挡在正高级工程师门外。
试想一下,“大国工匠”上个职称都这么难,何况其他普通工人呢?正如鹿新弟之前所言:“国家给技术工人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可以评正高,却因为企业的一个章失去评选资格。放眼全国,与我遭遇一样的技术工人,到底还有多少”?
2017年4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万君,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正高职称资格证书,成为吉林省第一个获得教授级别的工人。
彼时,工人能评上正高级职称在全国也不多见,所以,这一新闻甫出令许多人很是激动了一阵子。
然而,时隔四年后,同处于东北地区的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鹿新弟,手捧一大摞世界级、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奔波在晋升正高级职称的路上,却是“万事俱备,只欠一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就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了诸多改革措施,打通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改进了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但上面的政策具体到了地方、企业,工人评职称,依然磕磕绊绊。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鹿新弟评正高级职称本身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然而,“大国工匠”鹿新弟为上正高级职称一波三折,遭遇的种种“非难”,这其实是很悲哀的。
实现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像鹿新弟那样的劳动者。而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实现人生价值,理当要拓宽工人职称晋升的渠道。为此,地方政府及企业必须要打破顽固思维、陈旧思想,改变“大国工匠”不能评正高的格局。
编辑:易鼎教育集团